用,必须依靠各级党员领导干部,尤其是主要领导的带头和率先垂范。一些地方,电子政务、信息化进程之所以比较缓慢,除了与财力投入不足有关外,很大程度上,与一些党政官员存在的“抵触”情绪有关。电子政务,要求所有的权力运行都必须在网上进行,这在少数官员看来,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,撤了他们的权。因为一些官员已经习惯了纸上批阅、纸质传递,他们要的就是那种一支笔、一声下的感觉。一些地方即便推行了自动化办公,但也只不过是简单的公文流转,省去了邮寄和跑腿之力,而收到后,还是照样打印成纸质文件或材料,供领导审批审阅,并没有将全过程都在网上操作、通过电子化、信息化处理。这其实,还是一些官员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在作祟。因此,推行“低碳”办公,可以说,是党委政府在革自己的命,必须痛下决心,狠下功夫,首先克服官员头脑中的权力欲和官本位思想,带头上网,带头学习电子政务、应用电子政务,才不致使“低碳”办公流于形式、作为摆设。 其三,管理体制要改革。“低碳”办公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,除了与前面提到的领导干部要带头、信息化率要普及以外,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有关重要关系。“低碳”办公的核心,是倡导一种服务理念、一种环保思想、一种节约意识。而服务、环保、节约,最根本的还是服务型政府的打造。但是,长期以来,一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、各自为政,搞部门保护主义,不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畅通,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、办事难、难办事。因此,行政管理体制不改革,信息孤岛就难以避免,“低碳”办公也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,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建设服务型政府。着力转变职能、理顺关系、优化结构、提高效能,形成权责一致、分工合理、决策科学、执行顺畅、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,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推行电子政务,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。加快推进政企分开、政资分开、政事分开、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,规范行政行为,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,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,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。加大机构整合力度,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,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。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,减少行政层次,降低行政成本,着力解决机构重叠、职责交叉、政出多门问题。如此等等的中央重大决策部署,目的就
是为了给市民和企业提供零距离、零障碍、零投诉的服务,从而提升行政效能,提高办事效率。该文章转载精英教育网:







